谢小语:掌握高效沟通的密码,让双方的思考可视化

发布日期:2023-03-17 23:32:22   来源 : 湛卢苑    作者 :谢小语    浏览量 :685
谢小语 湛卢苑 发布日期:2023-03-17 23:32:22  
685

一想到你在关注我就忍不住有点紧张




    CASE


一脸纠结的销售主管A某找到自己的上级B某,提出了自己想要离职的想法。

B某连忙摆手摇头。

A某每月为公司贡献上千万的销售额,这样的业绩标兵怎么可能让他走了?

于是B某赶紧问了一句:你在公司成绩不错,每个月收入都上万了,公司也很器重你,刚把你提拔成了主管,去哪儿能找到这么好的工作机会?

A某说:不是收入的问题,就是突然不想干了,感觉上班没啥意思了。

如果你是B某,你会怎么回应A某呢?


在职场中,像这类的沟通场景随处可见。


一次高效良好的沟通,可以挽回一个高绩效员工,可以避免一次跨部门合作障碍,也可以为公司创造上千万乃至上亿的营收。

如何让我们的每一次沟通都能畅通无比,实现双方的双赢局面呢?


今天为大家推荐一个掌握高效沟通的密码——可视化思维。


   CONTENT


可视化思维的应用步骤为:

1)聚焦任务

2)罗列概念

3)分析关系

4)梳理流程

5)建立关联


No.

01


第一步:聚焦任务

我们还是以A某与B某的此次沟通为例。德鲁克说,二十一世纪,公司最大的资产就是人才。因此,从公司角度出发,此次沟通的任务应该是如何为公司留下A某,而沟通中,B某应该占主导地位。

 

确定了沟通任务之后,B某可以从与A某一起探讨“离职的前因后果”,从中了解到A某离职的真正动机。



No.

02


第二步:罗列概念

于是,B引导A聚焦“离职”来进行发散性思考,两人先各自罗列出自己能想到的跟A某“离职”相关的概念,并写在便利贴上。通过几分钟的思考,便利贴呈现出了如:原因、没意思、无聊、目标感、迷茫、成就、压力、收入、荣誉、动机、职业规划、管理层、焦虑、帮助、升职、认知、岗位要求、主动、消极等核心概念词。

在罗列概念的过程中,B某做了一件最关键的事,就是在罗列概念的过程中,B某也不断询问A某,以下概念词是否全部罗列出来了所有跟你离职相关的内容,以确保发散性思考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直到得到A某的最终确认。

 

当核心概念全部呈现出来之后,B某问到,以下概念词,是否有你不能理解的?

A某表示,想听听B某对“认知”的定义。

B某向A某解释到:从一线到基层管理岗位,你需要认识到两者的岗位要求不同,管理岗位将会对你的知识、技能、职业价值观产生新的挑战,你是否好了准备?所以,我认为你可以从“认知”岗位角色这个角度去思考“是否离职”这个问题。



No.

03


第三步:分析关系

当核心概念全部呈现出来之后,B某说,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析这些概念词直接的关系,把范围最广、最具包含性的概念放在最上面,次之以此往下进行排列,注意在分层排列时,尽量先用名词性描述的概念词,动词、介词等可以作为第五步的连接备用词。


例如:

第一层:原因

第二层:动机

第三层:迷茫、焦虑、没意思、消极

第三层:收入、荣誉、压力、成就

第四层:岗位差异

第五层:基层管理、一线销售

……



No.

04


第四步:梳理流程

梳理流程包含了3方面的梳理,分别是时间流程、步骤流程、因果流程。本次沟通任务更多是聚焦因果流程的梳理。


根据AB对于A某离职原因的思考呈现,大家一致认为是A某在对岗位认知上产生了错误认识。

因果流程的呈现是这样一个动态:



No.

05


第五步:建立关联

当流程梳理完成之后,我们需要运用系统思维将以上概念及流程进行排列及汇总,让两个概念之间读起来是一个有效的陈述句或命题,“连接创造意义”,当我们将大量概念连接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看到此次任务的答案。



最终,AB双方达成一致,认为A某离职并不能解决真正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应该是A某如何进行职位认知纠偏以及如何提升基层管理能力。


当聚焦任务的全景图出现的时候,沟通双方可以根据图示看到自己这一身份在获得双赢上面做出哪些贡献。

 

身为A某的上级B某,可以在A某进行岗位转化的过程中提供关于管理层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及指导,而B某则需要更积极地心态去应对成为管理者的挑战,并重新设定职业目标,而不是一味地消极被动,选择离职这种方式来逃避身为管理层的压力。


如果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沟通,如“如何提升销售主管的能力”,可以再次使用刚才的5个可视化思维的步骤来进行。

 


当然,很多人会问,可视化思维呈现的过程会不会比较浪费时间,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为何我们需要用这样的方式去进行沟通呢?

三言两语就可以解决的事情,我们当然不用绘制思维图像。“杀鸡焉用牛刀?”


可视化思维是一种工具,在沟通的情境下,它对我们的意义可以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1)帮助我们用图像呈现抽象的思维过程

2)促进创造性思维与系统性思维

3)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尝试解决问题

4)在思维进行图示化呈现的过程中帮助彼此学习

 

如果你也有某个“沟通”的难题需要解决,试试用可视化思维来探究答案吧。




本期作者:谢小语



01

ACI国际注册高级课程设计师

02

《建构主义7D精品课程开发》授权导师

03

新精英认证生涯规划师






本期编辑:王阿箬



01

网络杠精第N+1名

02

拒绝花里胡哨式排版

03

一线吃瓜热心群众




A NEW STORY

故事从来没有结尾,只是我们以为结尾了

—— 湛卢坊 ——

湛卢坊充满热爱与理想

希望各位朋友

热爱世间万物更热爱自己

a
b
思维
概念
座机: 邮箱:
湛卢学堂视频号
格诺威咨询公众号
格诺威咨询知乎号
格诺威咨询头条号
云计算支持 反馈 枢纽云管理